康恩貝集團
-
康恩貝金康藥企品牌年度服務
金康醫(yī)藥品牌策劃設計
國家電網
-
同國家電網多家公司進行品牌宣傳項目合作
PPT策劃設計,系列叢書設計出版,各種宣傳物料設計
西子清潔能源裝備制造股份有限公司
-
杭鍋集團更名西子潔能品牌升級VIS全案
品牌更名升級,品牌VIS全案
杭州西湖龍井茶葉有限公司
-
貢牌西湖龍井茶品牌包裝升級全案策劃設計
品牌升級全案策劃設計
寧夏六盤珍坊生態(tài)農業(yè)科技有限公司
-
六盤珍坊品牌升級全案策劃設計
品牌全案(調研,策劃,設計,包裝,傳播)
中國農業(yè)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行
-
農業(yè)銀行杭州分行系列主題活動策劃執(zhí)行
活動策劃執(zhí)行
(原標題:外媒稱蘋果在華打江山易保江山難:本土品牌已崛起)
外媒稱,智能手機市場證明了一些行業(yè)在多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國消費者的心情。美國戰(zhàn)略分析公司稱,今年首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3.35億部——其中中國市場智能手機出貨量占近三分之一。壞消息是中國市場呈現(xiàn)飽和。
據瑞士《新蘇黎世報》網站5月2日報道,瑞典通信設備制造商愛立信公司在《移動報告》中寫到,至少從數據上看幾乎每個中國人都有一份手機合約。這反映在今年首季度的數據中。戰(zhàn)略分析公司稱,今年中國市場智能手機出貨量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%,降至1.049億部。
報道稱,蘋果公司不得不承受嚴重損失。美國人1年前還占據中國12.3%的智能手機市場份額,排名第二,僅次于中國手機生產商華為?,F(xiàn)在蘋果下滑至第5位。這家美國企業(yè)在中國的智能手機銷量下降了15%。
原因是多方面的。除市場飽和外,蘋果iPhone手機失去了光環(huán)。對于美國人來說,雪上加霜的是以華為為首的中國手機制造商已經迎頭趕上。排在第二至第四位的分別是中國商家Oppo、小米和Vivo。世界銷售冠軍三星沒有進入前五。
報道稱,總部位于中國南部杭州市的科技企業(yè)華為是領頭羊,它通過創(chuàng)新緊逼蘋果公司和通信設備制造商愛立信公司。瑞典人私下對華為肅然起敬。像下面這樣的說法非常多:“以前我們打開華為的新產品,目的是查看中國人從我們這兒剽竊了哪些創(chuàng)意。今天我們看華為做出了哪些創(chuàng)新。”2011年至2015年華為的銷售額翻了一倍,達到3950億元人民幣;該公司的研發(fā)費用占銷售收入的15%。
華為的智能手機日益瞄準中高端市場。2014年該企業(yè)的高價機型還只占智能手機銷售額的14%,2015年這一比例已經占31%;據稱,2016年這一比例將增加到55%。華為遵守有說服力的邏輯:高價智能手機利潤更高,借此也能促進入門級機型的銷量,因為消費者對產品持積極看法。華為是唯一在海外取得成功的中國手機制造商。首季度40%的智能手機銷往國外。
對于小米和Oppo來說,這樣的數據只是夢想。85%的Oppo產品都在國內銷售,小米的這一比例甚至達到96%。出于法律方面的原因。與華為相反,這兩家中國企業(yè)不大重視研發(fā)。一旦離開中國市場,它們要么高價購買專利使用許可,要么面臨專利糾紛。小米在試圖進入印度時就遇到過這種問題。中國人被愛立信公司的律師瞄準??偛课挥诒本┑男∶坠九c華為公司還有另一點不同。
與華為不同,這家6年前由如今最富的中國人之一的雷軍創(chuàng)立的北京企業(yè)來自軟件行業(yè)。該企業(yè)發(fā)布的首款產品是基于安卓系統(tǒng)的Miui系統(tǒng),意為“小米用戶交互界面”。小米打著與用戶互動的旗號,目的是持續(xù)改善Miui等產品。不過,小米幾乎不靠智能手機賺錢,這是公開的秘密。但智能手機適合充當其他產品的廣告媒介。推動成功的因素是空氣凈化器、耳機、照相機或電視機。
報道稱,小米因此區(qū)別于Oppo和Vivo這兩家總部位于中國南部珠江三角洲的企業(yè)。后兩家公司專注于生產智能手機,但瞄準不同客戶群體。Oppo手機瞄準購買力強的年輕人,而相對廉價的Vivo手機則瞄準不斷崛起的二三線城市的年輕人。到目前為止,中國手機制造商是成功的。但蘋果公司卻是一個警示性例子。打江山易,保江山難。
本文來源:參考消息網
在品牌經營過程中,成功品牌之所以區(qū)別于普通品牌,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——成功品牌擁有家喻戶曉的知名度,消費者能在第一時間回憶起品牌名稱。更重要的是,能夠突出品牌個性與價值,與消費者身份、品味相符。
(2022-04-15)包裝設計、飲料包裝
(2022-02-15)宣傳冊不僅是對企業(yè)實力的一次全面展示,更是提升品牌形象、拓展市場、增強客戶互動、建立行業(yè)影響力的關鍵步驟。因此,企業(yè)應高度重視宣傳冊的設計工作,確保其能夠準確傳達企業(yè)理念、產品優(yōu)勢和市場價值,為企業(yè)的發(fā)展注入強勁動力。
(2024-12-14)